【专家解读】再生稻、中稻和晚稻田间管理指导意见-亚美am8
发布时间:
2024-08-13 10:50
来源:
当前各地水稻正值再生稻头季收割期、中稻孕穗期和晚稻分蘖盛期,均处于生产关键时期,结合近日田间调查,提出对应技术指导意见如下。
一、再生稻收割后田间管理技术
再生稻收割后,田间管理对于保证再生季的高产具有重要意义。通过科学的田间管理措施,可以促进再生稻的生长和发育,提高产量和品质。
1、硬田收获:再生稻收获前田间泥土一定要晒硬,能承受收割机的重量,以防收割机将稻桩压入泥中。
2、及时清理稻草:在再生稻收割后,应及时清理覆盖在稻桩上的稻草,避免影响稻田通风和光照。
3、施好促蘖肥:再生稻收割后立即灌一次跑马水,待跑马水即将排尽后关闭排水口每亩施尿素10-12公斤作促蘖肥,促进分蘖芽早生快发。
4、保持土壤湿润:再生稻收割后,结合施促蘖肥灌一次跑马水,然后保持土壤湿润,以利于再生苗的生长和发育,切忌不能上水淹没被碾压的稻桩。
5、科学施用叶面肥:待再生苗80%抽穗时,每亩叶面喷施九二零1克 磷酸二氢钾75克,促进抽穗整齐,成熟一致。
6、适时收获:当再生稻的谷粒成熟度达到90%以上时,应及时进行收获。收获过晚可能会导致谷粒脱落和品质下降。
二、中稻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
1、水分管理:孕穗期是水稻生理需水高峰期,田间应保持浅水层;抽穗扬花期水稻对缺水敏感程度仅次于孕穗期,一般要保持浅水层灌溉。孕穗期至抽穗扬花期若遇高温,可进行深水灌溉,水层7-10厘米,达到以水调温的目的,减轻高温危害。进入灌浆结实期可采用间隙灌水,使稻田干湿交替,收获前7天左右断水,不宜断水过早,以免影响水稻植株养分吸收转运而造成秕粒。
2、适时适量施用穗肥:若现阶段处于幼穗分化3期左右同时叶色偏黄的田块,可每亩施尿素5-7公斤,氯化钾7.5公斤作穗肥,促进大穗形成和提高结实率。
3、及时防治病虫害:中稻生长的中后期是病虫害多发和防治的最关键时期。应切实贯彻“预防为主,综合防治”的方针,加强病虫情测报,准确掌握病虫情动态,强化病虫综合防治。重点防治纵卷叶螟、稻飞虱和稻曲病、稻瘟病及纹枯病。关键是打好破口药。在水稻破口前5天左右,使用三环唑、吡唑醚菌酯、烯啶虫胺、虫螨腈、阿维菌素等药剂一起进行防治。主要防治稻瘟病、纹枯病、稻曲病、钻心虫、稻飞虱等。
4、施好叶面肥:抽穗80%时每亩叶面喷施九二零1克 磷酸二氢钾100克,兑水50公斤喷施,促进抽穗整齐,成熟一致。
三、晚稻田间管理技术
1、切实加强水份管理:拔节初期,根据“时到不等苗”的原则,必须断水晒田,直至田面土壤沉实,不陷脚,田边裂小缝为宜。从拔节到抽穗后10天,实行2-4厘米水层和湿润交替的间隙湿润灌溉。籽粒灌浆至收割前一周,实行2-4厘米水层和轻度落干交替的干湿灌溉。坚持收割前一周断水,切忌早断水,以免结实不良、产量降低和米质变差。
2、适时施用穗肥:穗肥的施用要在群体高峰苗已过、叶色明显褪淡显“黄”的基础上进行,在主茎幼穗分化3期左右每亩施尿素4-6公斤,氯化钾8-10公斤,促进颖花分化、壮穗促花。若叶色褪淡不明显或天气不好时,应推迟或分次减量施用。
3、合理施好粒肥:粒肥以叶面肥的形式施用,在抽穗80%时每亩叶面喷施九二零1克 磷酸二氢钾100克,兑水50公斤喷施。晚稻后期气温下降,稻根衰老,吸肥力降低,喷施叶面肥可快速促进植株对营养吸收,对提高对晚稻提高结实率和粒重有重要作用,特别在天气干旱或冷害的情况下尤为重要。
4、及早防御寒露风为害:水稻幼穗分化时期遇低温可严重影响结实率,对水稻产量造成严重影响。所以要密切注意气象预报,及时采取以下防御措施。
(1)灌水保温
在寒露风来前要尽快灌水保温,避免稻田散失热量,减缓降温过程,一般是灌水7-10厘米深,待寒露风过后逐渐排水。如果白天气温高,夜间气温低,则采用日排夜灌方法调节田间温度。
(2)喷施生长激素
晚稻抽穗期间,若遇寒露风,根据气象预报提前2-3天叶面喷施芸苔素 磷酸二氢钾,提高植株的抗寒能力。如果预计低温风害即将入侵时,田间还有部分稻穗未抽出,可提前亩用1-1.5克“九二○”,加磷酸二氢钾100克,兑水60公斤喷施,可促进水稻提前抽穗,避开盛花期遇上低温风害,降低空粒率,提高结实率。喷施“九二○”适宜时间为中午12点至下午18点。雨天、露水未干、早上9点至12点水稻扬花时不宜喷施,下午18点后温度较低,喷施效果差。
5、精准防控病虫害:晚稻病虫害综合防治应采取“预防为主,综合防治”的植保方针。要根据当地植保部门病虫测报,抓住晚稻破口期的关键时刻,选用低毒高效农药组织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。
专家简介
李建武博士 副研究员
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栽培室主任
隆平农业科技黄埔研究院常务副院长
广东省最美科技工作者
第十四届广州市政协委员
长沙市杰出创新青年
第十一界广州市科协委员
第十三届广州市青年联合会委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