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丰优957

国审稻20216119 国审稻20226031

产品咨询:

产品描述

一、适宜种植区域

四川省平坝丘陵稻区、贵州省(武陵山区除外)、云南省的中低海拔籼稻区、重庆市(武陵山区除外)海拔800 米以下地区、陕西省南部稻区的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,稻瘟病重发区不宜种植;广东省(粤北稻作区除外)、广西桂南、海南省、福建省南部双季稻区的白叶枯病轻发区作晚稻种植,白叶枯病重发区不能种植;湖北省(武陵山区除外)、湖南省(武陵山区除外)、江西省、安徽省、江苏省的长江流域稻区以及浙江省中稻区、福建省北部稻区、河南省南部稻区的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。

二、种植季节

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,一般3 月1日至4 月30日播种;华南稻区作双季晚稻种植,一般6 月20日至7 月20日播种;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,一般4月20日至5月10日播种。

请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栽培习惯,结合本品种特性选择合适的播种时间,以穗期避开高温和低温危害为宜。

三、主要栽培措施

1、长江上游

秧田亩播种量10.0千克,大田亩用种量0.8-1.0千克。水育秧移栽叶龄4.5 叶左右,秧龄控制在30 天以内。栽插株行距16.7厘米×26.7 厘米,每亩插足基本苗8 万以上。科学施肥,浸种时种子用咪鲜胺等消毒处理,较高肥力水平种植。其他田间管理、栽培和收获措施均按该类型品种常规方法实施。及时防治稻飞虱、螟虫、稻瘟病、稻曲病、纹枯病等病虫害。

2、华南稻区

秧田播种量每亩10.0 千克,大田亩用种量1.0-1.2千克。移栽:水育秧移栽叶龄4.5 叶左右,秧龄控制在20 天以内。栽插株行距16.7厘米×26.7 厘米,每亩插足基本苗7 万以上。科学施肥,浸种时种子用“咪鲜胺”等消毒处理,较高肥力水平种植。其他田间管理、栽培和收获措施均按该类型品种常规方法实施。及时防治稻飞虱、螟虫、稻瘟病、白叶枯病、稻曲病、纹枯病等病虫害。/3、长江中下游

(1)播种。育秧移栽大田亩用种量0.8-1.0千克,秧田亩播种量10千克左右;稀播匀播,培育多蘖壮秧。浸种时注意种子用“咪鲜胺”等消毒处理。

(2)移栽。水育秧秧龄25天左右移栽,宽行窄株栽插为宜,栽插株行距16.7厘米×30.0厘米,亩栽插1.3万穴左右,每穴插2粒谷苗,基本苗7.5万左右。

(3)施肥。施足基肥、早施分蘖肥,主茎幼穗分化3期左右酌施穗肥,每亩需纯氮13千克左右,氮、磷、钾比例1︰0.5︰1.1。一般大田翻耕前每亩施45%的复合肥40千克左右作底肥,移栽后5-7天每亩施尿素7-9千克、氯化钾5千克作分蘖肥;幼穗分化3期左右每亩施尿素,3-5千克、氯化钾7.5千克作穗肥。

(4)管水。深水返青,浅水分蘖。每亩总苗数达16万左右应及时排水晒田,孕穗抽穗期保持浅水层,若遇到高温或低温天气,可以灌深水护苗;灌浆结实期干湿交替,后期切忌断水过早。

(5)防病。病虫害防治要“以防为主、防治结合”。秧田在秧苗3叶期和移栽前2天分别喷施对口农药防治秧田稻蓟马、稻飞虱等,可有效减轻大田前期的病虫害。大田注意防治稻瘟病,及时防治二化螟、三化螟、稻纵卷叶螟、稻飞虱、纹枯病、稻曲病等病虫害。

四、主要性状

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,全生育期153.6 天,比对照f 优498 晚熟1.6 天。株高109.3 厘米,穗长23.5 厘米。每亩有效穗数16.4 万穗,每穗总粒数225.9 粒,结实率85.5%,千粒重23.3 克。米质主要指标:糙米率79.0%,整精米率66.2%,粒长6.6 毫米,长宽比3.3,垩白度2.4%,透明度1 级,碱消值6.9 级,胶稠度60 毫米,直链淀粉含量18.7%,农业行业《食用稻品种品质》(ny/t 593-2013)标准二级。

华南稻区作双季晚稻种植,全生育期117.9天,比对照吉丰优1002早熟0.7天。株高107.3厘米,穗长22.5厘米,每亩有效穗数16.7万穗,每穗总粒数191.7粒,结实率82.8%,千粒重22.4克。米质主要指标:糙米率79.7%,整精米率69.1%,粒长6.6 毫米,长宽比3.4,垩白度2.4%,透明度1 级,碱消值6.5 级,胶稠度77 毫米,直链淀粉含量16.0%,农业行业《食用稻品种品质》(ny/t 593-2013)标准二级。

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,全生育期136.0天,比对照丰两优四号晚熟0.4天。株高116.3厘米,穗长25.4厘米,每亩有效穗数16.7万穗,每穗总粒数234.3粒,结实率85.7%,千粒重23.3克。米质主要指标:整精米率67.3%,垩白度2.0%,直链淀粉含量18.7%,胶稠度60.7毫米,碱消值7级,长宽比3.3,农业行业《食用稻品种品质》标准二级。

五、适应性

长江上游

2020 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,平均亩产672.3 千克,比对照增产5.6%;2021年续试平均亩产675.6千克,比对照增产6.1%;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74.0千克,比对照增产5.9%;2021 年生产试验,平均亩产678.4 千克,比对照增产7.6%。抗性: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3.9、4.6,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7 级,褐飞虱9 级,耐热性3 级,耐冷性5 级,感稻瘟病,高感褐飞虱,耐热性较强,耐冷性一般。

华南稻区

2020 年参加华南感光晚籼组区域试验,平均亩产506.3 千克,比对照增产4.4%;2021 年续试平均亩产515.0 千克,比对照增产5.2%;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10.5千克,比对照增产4.8%;2021年生产试验,平均亩产532.2千克,比对照增产6.3%。抗性: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4.1、3.9,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3 级,白叶枯病9 级,褐飞虱9 级,中抗稻瘟病,高感白叶枯病,高感褐飞虱。

长江中下游

2019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区试,平均亩产713.0千克,比对照丰两优四号增产8.17%;2020年续试,平均亩产702.06千克,比对照丰两优四号增产8.22%;两年平均亩产707.53千克,比对照丰两优四号增产8.20%;2020年生产试验,平均亩产696.6千克,比对照丰两优四号增产7.02%。抗性: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5.3、3.4,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,白叶枯病5级,褐飞虱9级,高感褐飞虱,中感稻瘟病,中感白叶枯病,抽穗期耐热性较强。

信息来源: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500号、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625号。

上一页


下一页

网站地图